东海捞针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,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。
出处元 柯丹丘《荆钗记 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例子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四德记·待主偿金》:“你真有幸,遇大德。若是侥幸贪夫,一似东海捞针,怎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
注音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
繁体東海撈針
感情东海捞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事情难办。
近义词大海捞针
英语look for a needle in a bottle of ha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释)
- 枝对叶比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乌合之众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叫苦连天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※ 东海捞针的意思解释、东海捞针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
| 炒鱿鱼 |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,比喻卷铺盖。指解雇。 |
| 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| 信及豚鱼 | 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| 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| 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| 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| 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
| 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| 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问。形容非常孤单;没有伴侣。吊:慰问。 |
| 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|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| 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| 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| 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| 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| 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| 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| 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| 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| 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| 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| 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| 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| 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