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听偏信的成语故事

拼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
基本解释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;就以为真;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;方法不妥当。
出处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偏听偏信的典故
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,他问魏征怎样才能成为贤明皇帝。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,所以就贤明,能保住天下;他又说秦二世、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,不去了解真实情况,所以就亡国。唐玄宗认为言之有理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偏听偏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痛不欲生 | 宋 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 |
本位主义 |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 |
拨云见日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折:“我投至的见了爷爷,就是拨云见日,昏镜重磨。” |
遏恶扬善 | 《周易 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 |
上气不接下气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七回:“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,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” |
百川归海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 |
长夜之饮 |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 |
凤毛麟角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 |
汗牛充栋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 |
闭关自守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