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集a>成语词典一不作,二不休一不作,二不休的故事

一不作,二不休的成语故事


一不作,二不休

拼音yī bù zuò,èr bù xiū

基本解释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

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索性让我一不作,二不休,见一个杀一个,见两个杀一双,杀个爽快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不作,二不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不作,二不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手遮天 唐 曹邺《读李斯传》诗:“难将一人手,掩得天下目。”
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鸡鸣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石枯松老 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是非口舌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