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德务滋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ù dé wù zī
基本解释树:立;德:德惠;务:必须;滋:增益,加多。向百姓施行德惠,务须力求普遍。
出处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树德务滋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树德务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 |
| 多谋善虑 | 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画策》:“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,何不替我筹度一番,行了这个方便也好。” |
| 众喣山动 |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 |
| 玩世不恭 | 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 |
| 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| 时至运来 |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 |
| 不治之症 | 鲁迅《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》:“说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脏及心,已成不治之症,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 |
| 峨峨洋洋 | 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之子于归 | 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 |
| 如痴如醉 | 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得见了王昭君,使朕如痴似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