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睦邦交的成语故事

拼音dūn mù bāng jiāo
基本解释敦睦:亲厚和睦;邦:泛指国家。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。
出处鲁迅《“立此存照”(七)》:“但就大体而言,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敦睦邦交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敦睦邦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与其顾惜场面,硬充好汉,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,还不如一老一实,揭破真情,自寻生路。” |
视微知着 | |
人心归向 |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 |
鼻青脸肿 |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4回:“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,趁着军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备,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。” |
仁义道德 |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 |
经纬天下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进锐退速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” |
饱食暖衣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人之有道也,饱食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