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及髊骨的成语故事

拼音zé jí cī gǔ
基本解释泽:恩泽;髊:肉未烂尽的骸骨。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恩德深厚。
出处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孟冬纪·异用》:“文王贤矣,泽及髊骨,又况于人乎!”
暂未找到成语泽及髊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泽及髊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豆萁燃豆 | 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 |
畏缩不前 | 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弹张尧佐,与谏官皆上疏。及弹文公,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 |
夜深人静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 |
无法无天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 |
空口无凭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败俗伤风 |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 |
漫不经心 | 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 |
赴汤蹈火 | 晋 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