猱搔虎痒的成语故事


猱搔虎痒

拼音náo sāo hǔ yǎng

基本解释猱:猴。猱替老虎搔痒。形容表面曲意奉承,暗箭伤人。

出处《贤弈编》:“虎首痒,则使猱爬搔之。不休,成穴,虎殊快不觉也。”


猱搔虎痒的典故

老虎头顶发痒,就叫猱替它搔。猱搔个不停,抓成了一个小洞,老虎感到特别舒服而未觉察。猱便悄悄从洞中汲取老虎的脑浆吃,并把一些分给老虎吃。老虎十分得意猱很忠诚,时间久了,老虎的脑浆快吃空了,疼痛难忍,而猱早爬到很高的树上去了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猱搔虎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奉命惟谨 明 李东阳《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》:“东阳皆奉命惟谨。”
同病相怜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
余波未平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诛求无度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绘声绘影 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绘声绘影,字字阴森,绿人毛发,真乃笔端有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