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骨行尸的成语故事


走骨行尸

拼音zǒu gǔ xíng shī

基本解释行尸:会行走的尸体。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,庸碌无能、毫无生气的人。

出处元·无名氏《柳梢青》词:“走骨行尸,贪财竞色,枉销年月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走骨行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走骨行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艺高人胆大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:“这正是艺高人胆大。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实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问呢?’”
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材轻德薄 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
永垂不朽 《魏书 高祖纪下》:“虽不足纲范万度,永垂不朽,且可释滞目前,厘整时务。”
信以为真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,在人前夸炫家世,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,信以为真,把他十分敬重。”
风急浪高 《文汇报》1992.3.2:“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,风急浪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