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工减料的成语故事


偷工减料

拼音tōu gōng jiǎn liào

基本解释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;削减工料。现也指做事图省事;马虎敷衍。
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,断靠不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偷工减料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偷工减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势不可当 《晋书 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可当,可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
儿女情多 唐 卢照邻《五悲文 悲穷通》:“项羽帐中之饮,荆卿易水之歌,何壮夫之懦节,伊儿女之情多。”
疾如旋踵 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
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反唇相稽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着手回春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,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。”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