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蛇两头的成语故事


一蛇两头

拼音yī shé liǎng tóu

基本解释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蛇两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蛇两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一钱太守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顺口溜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翩翩起舞 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争先恐后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,况是过来人,惯家儿,也不害什么羞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