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躯殉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殉国: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。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。
出处北魏·杨衒兺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:“既见义忘家,捐生殉国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例子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6回:“而战士仅食升斗之余,欲使捐躯殉国,不亦难乎?”
基础信息
拼音juān qū xùn guó
注音ㄐㄨㄢ ㄑㄨ ㄒㄨㄣˋ ㄍㄨㄛˊ
繁体捐軀殉國
感情捐躯殉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为国捐躯。
近义词捐躯报国、捐生殉国
反义词贪生怕死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物美价廉(意思解释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百战百胜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※ 捐躯殉国的意思解释、捐躯殉国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胸无大志 |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 |
乐道安命 |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备受艰难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钱财、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。 |
扫地出门 |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 |
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
处实效功 | 处:办理。效:效验,效果。功:功绩,成效。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,讲究功效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马牛其风 |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
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