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心敌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。
出处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八卷:“勉以同心敌忾,为长庚雪雠愤。”
例子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国会为治本外交之本》:“是故政府之对国民也,当公听并观,以收同心敌忾,而不可过事猜防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īn dí kài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ㄉ一ˊ ㄎㄞˋ
繁体同心敵愾
感情同心敌忾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同仇敌忾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风言影语(意思解释)
- 因材施教(意思解释)
- 节用裕民(意思解释)
- 物尽其用(意思解释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释)
- 假公济私(意思解释)
- 高屋建瓴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※ 同心敌忾的意思解释、同心敌忾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纵横开合 | 指操纵自如。同“纵横开阖”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
举重若轻 |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 |
损人不利己 |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| 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