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魏救赵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;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。魏、赵:战国时的国名。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0回:“曹军劫粮,曹操必然亲往;操即自出,寨心空虚,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;操闻之,必速还。此孙膑‘围魏救赵’之计也。”
例子倘用围魏救赵之计,且不来解此处之危,反去取我梁山大寨,如之奈何!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四回)
基础信息
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
注音ㄨㄟˊ ㄨㄟˋ ㄐ一ㄡˋ ㄓㄠˋ
繁体圍魏捄趙
感情围魏救赵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。
辨形“魏”,不能写作“味”。
谜语孙膑救邯郸
近义词声东击西
反义词围城打援
英语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浑然一体(意思解释)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寸进尺退(意思解释)
- 绳之以法(意思解释)
- 有两下子(意思解释)
- 卑谄足恭(意思解释)
- 引鬼上门(意思解释)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患难与共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※ 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、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本正经 |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 |
五花大绑 |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,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饱学之士 | 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 |
见所不见 | 见“见所未见”。 |
池鱼之殃 |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。 |
远近驰名 |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。 |
合从连衡 | 从:通“纵”;衡:通“横”。指联合抗敌。 |
望子成龙 |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。 |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 |
口耳并重 |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