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鼓而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。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。
出处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定谋》:“昨日令人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迳截赵魏,掩其不备,一鼓而下。”
例子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64回:“须先派一人到巡抚衙门去调兵,就在这七夕之日,可以一鼓而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gǔ ér xià
注音一 ㄍㄨˇ ㄦˊ ㄒ一ㄚˋ
繁体一皷而下
感情一鼓而下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或军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翘尾巴(意思解释)
- 反复无常(意思解释)
- 四书五经(意思解释)
- 凿壁借光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※ 一鼓而下的意思解释、一鼓而下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绿林大盗 |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。 |
经邦论道 | 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形影相顾 | 形:形体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。形容无依无靠,非常孤单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陌路相逢 |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穷乡僻壤 |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牝鸡司晨 | 牝鸡:母鸡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权当政。 |
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时至运来 | 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横拖倒扯 | 犹横拖倒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