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píng zé
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
繁体平則
1.不过,他们疾恶如仇,不平则鸣,拥有高贵的同情心,强烈的正义感。
2.因珠能发音,人亦然,是以此珠功效名之,曰《亦乐(yue)》,为物、人皆同理,不平则鸣之意。
3.大凡物不平则鸣,何况人乎?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
4.我是一个人民代表,只要是不合理的事,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,不平则鸣,反映市民要求,这是我分内的事。
5.我是一个人民代表,只要是不合理的事,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,不平则鸣,反映市民要求,这是我分内的事。
6.我是一个人民代表,只要是不合理的事,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,不平则鸣,反映市民要求,这是我分内的事。
7.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,对不公的事,我就是要说两句!
8.物不平则鸣,这位考生发出了“公平、公正到哪里去了”的强烈质疑。
9.圣上,臣听说,物不平则鸣,士有怨而发。
10.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“变风变雅”“美刺”“讽喻”“讽谏”“不平则鸣”等等主张,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