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àn

避难


拼音bì nàn
注音ㄅ一ˋ ㄋㄢˋ

繁体避難
词性动词


避难

词语解释

避难[ bì nàn ]

⒈  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。

take refuge;

⒉  寻求庇护所。

seek asylum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躲避灾难或迫害。

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,其族人曰:‘ 晋 近,奚不之 晋 ?’ 庆封 曰:‘ 越 远,利以避难。’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涣传》:“遭天下乱,避难 交州。”
元 王晔 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“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,趓灾的见识。”
机灵 《香雪海·感激与祝愿》:“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,并参与筹备 香港 《文汇报》的创刊。”

⒉  谓避开困难。

《孔子家语·屈节》:“夫勇者不避难,仁者不穷约。”
唐 韩愈 《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》:“其守官恭慎举职,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。”
《元史·良吏传一·卜天璋》:“天璋 曰:‘国步方艰,吾年八十,恒惧弗获死所耳,敢避难乎?’”
戴裔煊 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》第二编第六章四:“客贩钞盐,趋易而避难。”

国语辞典

避难[ bì nàn ]

⒈  逃避灾难或迫害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〇回》:「嵩自陈留避难,隐居瑯琊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此时多失意之人,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?」

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

分字解释


※ "避难"的意思解释、避难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要想战场打赢,训练就不能避难就易、避重就轻,更不能危不施训、险不练兵。

2.英国一名行业协会的领导人说,英国每天都有213名寻求避难者“失踪”,非法在英国逗留。

3.如果仅仅是相信上帝的救赎就足够了,这并不能让我在即将到来的神谴中获得解救;但是将这种救赎作为我的信仰,我的避难所,以及我的全部,我会被救赎。

4.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。毛姆

5.他告诉他们,我们这个地区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一个避难所;我们对所有的冲突的受害者一视同仁,不论他们属于哪一方。

6.仆人不巧在集市碰到了凶神恶煞的死神,于是急忙跑回商人那里借了匹马,飞奔到萨马拉城避难去了。

7.看似天经地义的背后,基于避难趋易的本能,校园活动因噎废食便人为地一再缩小了。

8.中国最杰出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之一万延海刚刚逃到美国政治避难。

9.巴西警告洪都拉斯临时政府不要攻击其驻特古西加尔巴大使馆。目前,洪都拉斯被罢免总统塞拉亚正在巴西使馆内避难。

10.与此同时,建立健全训练纠察制度,设立6个训练质量监察小组,制订10个专业训练数据采集表,细化58项监察内容,7名干部因在训练中避难就易受到严肃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