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吴文英的诗 > 杏花天·咏汤

杏花天·咏汤

[宋代]:吴文英

蛮姜豆蔻相思味。算却在、春风舌底。江清爱与消残醉。悴憔文园病起。

停嘶骑、歌眉送意。记晓色、东城梦里。紫檀晕浅香波细。肠断垂杨小市。

咏物 

杏花天·咏汤鉴赏

  《杏花天》,双调小令,五十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,四仄韵。此词长短句稍近《端正好》词,区别在于:《端正好》词六字句折腰;《杏花天》词六字句连为一气。  

  “蛮姜”两句,先述汤中调料。“蛮姜”、“豆蔻”都是调味佳品。此言将蛮姜、豆蔻放入汤中,使汤更为鲜辣、香气诱人,尝了这汤后,舌底如沐春风,令人经久难忘。“江清”两句,述汤的作用。言这汤汁清冽诱人,最能消解酒后的残醉,而汤中诱人的香气,使老病的词人闻到后,自觉病情稍减,竟能起床来想一尝鲜味。上片写汤中调料及汤的作用。  

  “停嘶骑”两句,写售汤之处。言汤香四溢,使男的停马留步,女的眉梢含意,过往行人都希望能尝尝这种香汤美味。而出售这种香汤的地方,记得就在东城边,每天凌晨摆设的小摊之中。“紫檀”两句,承上再赞摊中香汤。言紫檀色的香汤,不断地在锅中翻滚,就在数株垂杨下的小摊上不断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、断肠挂肚的香味来。下片重在赞香汤摊。  

  夏承焘笺:近人周泳先云:“宋人咏茶、咏汤各词,皆宴席进茶、进汤时所作,以付歌妓者。”此词有“记晓色东城梦里”当在妓家归来之作。可与《玉楼春·京市舞女》中“问称家住城东陌”句参看。

吴文英简介

唐代·吴文英的简介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...〔 ► 吴文英的诗(325篇)

猜你喜欢

李成寒林图

元代黄公望

六法从来推顾陆,一生今始见营丘。腕中筋骨元来铁,世上江山尽入眸。

林影有风摧落叶,涧声无雨咽清流。寒驴骚客吟成未,万壑寒云为尔留。

秋怀二首

宋代王炎

镜中忽忽老侵寻,政坐文穷自陆沉。

独对西风搔短发,欲谋小隐背初心。

中岩封崇寺

宋代冯山

万竹林间一径升,满岩金碧静香灯。飞泉散乱垂千尺,危阁攲斜拥数层。

雨气或从檐际落,风光时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读,合眼煎茶问老僧。

用伯初韵再和一篇请子温户曹同赋

宋代张扩

孤山山下苔痕滑,翠竹扶疏水方折。靓妆无数招不应,曾与先生护名节。

即今湖上荆棘满,谁见穿林度飞雪。道傍数本忽照眼,所喜风流未中绝。

商高宗陵庙诗

宋代李廌

筑岩胥靡继甘盘,此道寥寥不复存。

古庙秋风尘黯黯,故陵烟树月昏昏。

和午庄方伯七夕原韵

清代严金清

佳节无端动旅愁,明河遥看渡牵牛。九州儿女穿针夜,四海词人折桂秋。

郢曲喧传绝域外,凯歌听唱大刀头。时平不废防边略,铁笛寒声隐戍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