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徵明写赠潘崇礼灌木寒泉大幅
[明代]:祝允明
具区之水被三州,洞庭之树千万数。沉森浩㵿天下奇,灌木寒流此何许。
潘君抱朴山水人,日日策杖独行遍沧浪之滨。阳崖众目悦暄媚,忽逢阴壑如有神。
禹锁老龙铁索绝,拿云怒雨出洞穴。木号水呼竹石裂,众蛇从之互盘结。
蜕骨戌削杂鳞鬣,飕留风叶枸株橛。急流抨撞石罅跃,珠跳汞走斗瀺灂。
微茫上析河汉,注奔赴绕伯若方丈脚。山鬼伏窥木客泣,欲据恐被山伯抶。
仙老时下憩,濯足而晞发。招潘君兮子来共千岁以一息。
潘君归语衡山氏,仙之人兮不可以久留,吾恐一往与境俱失。
宣州兔肩毛劲如石,深醮金壶玄玉液。闭门夜半役鬼工,倏忽移来窅无迹。
支山谓潘君,张君高堂白粉壁,焚香日坐对,明月之夜风雨夕,仙伯谓我当来觅。
携君卷图愿写照障入怀袖,与君骑龙返无极。馀影终非世中物,谢绝宾客扃此室,门外有人勿与识。
具區之水被三州,洞庭之樹千萬數。沉森浩㵿天下奇,灌木寒流此何許。
潘君抱樸山水人,日日策杖獨行遍滄浪之濱。陽崖衆目悅暄媚,忽逢陰壑如有神。
禹鎖老龍鐵索絕,拿雲怒雨出洞穴。木号水呼竹石裂,衆蛇從之互盤結。
蛻骨戌削雜鱗鬣,飕留風葉枸株橛。急流抨撞石罅躍,珠跳汞走鬥瀺灂。
微茫上析河漢,注奔赴繞伯若方丈腳。山鬼伏窺木客泣,欲據恐被山伯抶。
仙老時下憩,濯足而晞發。招潘君兮子來共千歲以一息。
潘君歸語衡山氏,仙之人兮不可以久留,吾恐一往與境俱失。
宣州兔肩毛勁如石,深醮金壺玄玉液。閉門夜半役鬼工,倏忽移來窅無迹。
支山謂潘君,張君高堂白粉壁,焚香日坐對,明月之夜風雨夕,仙伯謂我當來覓。
攜君卷圖願寫照障入懷袖,與君騎龍返無極。馀影終非世中物,謝絕賓客扃此室,門外有人勿與識。
唐代·祝允明的简介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...〔
► 祝允明的诗(444篇) 〕
明代:
邱云霄
浮生荏苒年光尽,旧业凄凉壮志违。醉里自怜伤古调,灯前儿舞试新衣。
千家爆竹城闉莫,一箸柔蔬酒力微。白发总能知岁改,青山依旧对柴扉。
浮生荏苒年光盡,舊業凄涼壯志違。醉裡自憐傷古調,燈前兒舞試新衣。
千家爆竹城闉莫,一箸柔蔬酒力微。白發總能知歲改,青山依舊對柴扉。
明代:
守仁
垤鹳何翩翩,颇与鹤同类。秦人罗致之,怜爱无不至。
固无警露姿,实有乘轩贵。羽毛已鲜泽,习性亦骄恣。
垤鹳何翩翩,頗與鶴同類。秦人羅緻之,憐愛無不至。
固無警露姿,實有乘軒貴。羽毛已鮮澤,習性亦驕恣。
元代:
赵孟頫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诗书师法在,簪绂相门传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边。帝心知俊彦,群望属英贤。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詩書師法在,簪绂相門傳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邊。帝心知俊彥,群望屬英賢。
宋代:
郑清之
擘天滕六勇如貔,移下琼台扑凸奇。
老尽青山真是幻,从渠白战更无诗。
擘天滕六勇如貔,移下瓊台撲凸奇。
老盡青山真是幻,從渠白戰更無詩。
清代:
金居敬
人静黄昏后,扁舟泊石牛。乱虫喧入夜,孤月自明秋。
酒送乡心远,诗分客路忧。姮娥流素影,伴我住滩头。
人靜黃昏後,扁舟泊石牛。亂蟲喧入夜,孤月自明秋。
酒送鄉心遠,詩分客路憂。姮娥流素影,伴我住灘頭。
宋代:
冯山
万竹林间一径升,满岩金碧静香灯。飞泉散乱垂千尺,危阁攲斜拥数层。
雨气或从檐际落,风光时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读,合眼煎茶问老僧。
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岩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
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