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昌谷到洛后门
[唐代]:李贺
九月大野白,苍岑竦秋门。寒凉十月末,露霰濛晓昏。
澹色结昼天,心事填空云。道上千里风,野竹蛇涎痕。
石涧涷波声,鸡叫清寒晨。强行到东舍,解马投旧邻。
东家名廖者,乡曲传姓辛。杖头非饮酒,吾请造其人。
始欲南去楚,又将西适秦。襄王与武帝,各自留青春。
闻道兰台上,宋玉无归魂。缃缥两行字,蛰虫蠹秋芸。
为探秦台意,岂命余负薪。
九月大野白,蒼岑竦秋門。寒涼十月末,露霰濛曉昏。
澹色結晝天,心事填空雲。道上千裡風,野竹蛇涎痕。
石澗涷波聲,雞叫清寒晨。強行到東舍,解馬投舊鄰。
東家名廖者,鄉曲傳姓辛。杖頭非飲酒,吾請造其人。
始欲南去楚,又将西适秦。襄王與武帝,各自留青春。
聞道蘭台上,宋玉無歸魂。缃缥兩行字,蟄蟲蠹秋芸。
為探秦台意,豈命餘負薪。
唐代·李贺的简介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...〔
► 李贺的诗(207篇) 〕
:
聂绀弩
长身制服袖尤长,叫卖新刊北大荒。
主席诗词歌宛转,《人民日报》诵铿锵。
長身制服袖尤長,叫賣新刊北大荒。
主席詩詞歌宛轉,《人民日報》誦铿锵。
:
傅子馀
赤日杲杲行方中,须臾大火烧长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独有此地神所钟。
二子高步将谁同,四山历历无奇峰。乃从高处望乡国,亦思绝顶摩神宫。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将誰同,四山曆曆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宋代:
晏殊
披风别殿地无尘,辟恶灵符自有神。
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极祝千春。
披風别殿地無塵,辟惡靈符自有神。
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極祝千春。
唐代:
钱起
荃蕙有奇性,馨香道为人。不居众芳下,宁老空林春。
之子秉高节,攻文还守真。素书寸阴尽,流水怨情新。
济济振缨客,烟霄各致身。谁当举玄晏,不使作良臣。
荃蕙有奇性,馨香道為人。不居衆芳下,甯老空林春。
之子秉高節,攻文還守真。素書寸陰盡,流水怨情新。
濟濟振纓客,煙霄各緻身。誰當舉玄晏,不使作良臣。
元代:
杨允孚
北阙东风昨夜回,今朝瑞气集蓬莱。日光未透香烟起,御道声声驼鼓来。
北阙東風昨夜回,今朝瑞氣集蓬萊。日光未透香煙起,禦道聲聲駝鼓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