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吴正献真
[宋代]:李廌
次公不许画麒麟,孝宣妙选知名臣。
拜公之像想风度,乃是云台子颜之文孙。
元丰天子建原庙,王宇万栋临端门。
累朝名臣俨冠剑,列圣御坐开乾坤。
修廊秘殿锁春色,彷佛音容皆骏奔。
相君相业皆元元,旗常彝鼎定书勋。
仪形在殁侍神考,英气噩噩凝天阍。
嗣皇方思服盛美,欲考辟公观列文。
君传兹图落人世,世人遂得知瑜璠。
吾知袁公固有後,能平楚狱竟无冤。
召公甘棠犹不伐,卫武之德谁能谖。
君不见温公之像满人间,愿广此图令并传。
次公不許畫麒麟,孝宣妙選知名臣。
拜公之像想風度,乃是雲台子顔之文孫。
元豐天子建原廟,王宇萬棟臨端門。
累朝名臣俨冠劍,列聖禦坐開乾坤。
修廊秘殿鎖春色,彷佛音容皆駿奔。
相君相業皆元元,旗常彜鼎定書勳。
儀形在殁侍神考,英氣噩噩凝天阍。
嗣皇方思服盛美,欲考辟公觀列文。
君傳茲圖落人世,世人遂得知瑜璠。
吾知袁公固有後,能平楚獄竟無冤。
召公甘棠猶不伐,衛武之德誰能谖。
君不見溫公之像滿人間,願廣此圖令并傳。
唐代·李廌的简介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...〔
► 李廌的诗(227篇) 〕
清代:
朱方蔼
言访神仙宅,攀藤石磴闲。泉声春雨涧,人影夕阳山。
丹灶久岑寂,白云空往还。劳劳尘土梦,愧我几时闲。
言訪神仙宅,攀藤石磴閑。泉聲春雨澗,人影夕陽山。
丹竈久岑寂,白雲空往還。勞勞塵土夢,愧我幾時閑。
:
倪元璐
乍似蛾穿出茧关,惭人丝锦索痴顽。不开后閤主投辖,几失藏舟天赐环。
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诉朱殷。拚将髀肉填鞍债,耐看朝回马上山。
乍似蛾穿出繭關,慚人絲錦索癡頑。不開後閤主投轄,幾失藏舟天賜環。
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訴朱殷。拚将髀肉填鞍債,耐看朝回馬上山。
清代:
许传霈
百卉俱飘息,丛桂出高冈。年年七八月,空际散天香。
有桂独后发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节霏轻霜。
百卉俱飄息,叢桂出高岡。年年七八月,空際散天香。
有桂獨後發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節霏輕霜。
唐代:
王质
我性爱风竹,历耳如筦弦。两日偶不闻,但见青摩烟。
半夜意展转,时闻雁翩翩。未能叫云月,而我独不眠。
我性愛風竹,曆耳如筦弦。兩日偶不聞,但見青摩煙。
半夜意展轉,時聞雁翩翩。未能叫雲月,而我獨不眠。
元代:
吴当
忆昔升堂日,诸生授简时。遗经周礼乐,野服汉威仪。
一自趋丹凤,微班侍玉螭。风尘惊岁阔,猿鹤怨归迟。
憶昔升堂日,諸生授簡時。遺經周禮樂,野服漢威儀。
一自趨丹鳳,微班侍玉螭。風塵驚歲闊,猿鶴怨歸遲。
魏晋:
傅玄
秋兰映玉池,池水清且芳。芙蓉随风发,中有双鸳鸯。
双鱼自踊跃,两鸟时回翔。君其历九秋,与妾同衣裳。
秋蘭映玉池,池水清且芳。芙蓉随風發,中有雙鴛鴦。
雙魚自踴躍,兩鳥時回翔。君其曆九秋,與妾同衣裳。